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】(临时大总统府)
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正式成立。称为“南京临时政府”。
【中华民国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】
第一届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(代表会议)1911年11月30日~1911年12月4日汉口、武昌。
议长:谭人凤。
12月3日会议通过了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。
第二届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(代表会议)1911年12月16日~1912年1月28日南京。
议长:汤尔和;副议长:王宠惠;书记:潘祖彝。
1911年12月29日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[中华民国]成立,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,1912年1月3日会议补选黎元洪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。
1912年4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至北京,称为“北京临时政府”。
【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】
(1)南京临时参议院1912年1月28日~1912年4月29日
议长:林森。副议长:王正廷。
1912年2月15日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。
(2)北京临时参议院1912年4月29日~5月1日~1913年4月8日
1912年4月4日由南京迁至北京,4月29日在北京举行开院典礼。1912年5月1日改选临时参议院。
议长:吴景濂。副议长:汤化龙。
【中华民国政府】
1913年10月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,称为“北京政府”“北洋政府”。
【中华民国国会】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“民元国会”1913年4月8日在北京正式召开,1914年1月10日正式解散。
1912年8月27日,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布了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《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》、《参议院议员选举法》和《众议院议员选举法》,并成立了一个办事临时机构“筹备国会事务局”。
全院委员会委员长:林森。
参议院议长:张继;副议长:王正廷。
众议院议长:汤化龙;副议长:陈国祥。
1913年10月4日会议通过了《大总统选举法》。1913年10月6日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大总统。10月7日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副总统。10月10日,袁世凯正式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。
【中华民国军务院】称为“护国军政府”(护国军军务院)
护国运动1915年12月25日——1916年7月14日
1916年5月8日在广东肇庆正式成立中华民国‘护国军’军务院,代行中华民国国务院职权;唐继尧为抚军长,岑春煊为副抚军长,刘显世、陆荣廷、尤济光、梁启超、蔡锷、李烈钧、陈炳煜(焜)为抚军。梁启超为政务委员会委员长。1916年7月14日撤销。
【中华民国军政府】称为“护法军政府”(海陆军大元帅府、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)
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年7月1日——1918年5月21日
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4月——1922年8月
中华民国国会第一次非常会议1917年8月25日~9月1日在广州召开,8月31日会议通过了《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》决定实行军务元首制。任命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,陆荣廷、唐继尧为海陆军元帅,组建军政府。1917年9月10日在广州宣誓就职,正式成立军政府。
中华民国国会第二次非常会议1918年5月4日~月日在广州召开,5月4日会议通过了《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提案》;5月10日会议通过了《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》决定改组军政府,实行政务总裁合议制。选举岑春煊为政务会议主席总裁(首席);选举孙中山、唐继尧、唐绍仪、伍廷芳、陆荣廷、林葆怿、岑春煊为政务会议总裁。7月5日在广州宣誓就职,正式成立新军政府。1919年8月7日孙中山正式辞去政务会议总裁职务。唐继尧、唐绍仪、伍廷芳相继辞职。1920年5月4日补选熊克武、温宗尧、刘温世为政务会议总裁。1920年10月24日岑春煊、陆荣廷、林葆怿相继辞职;宣布解散军政府。1920年11月29日恢复重组军政府。选举孙中山为政务会议主席总裁(首席)。
中华民国国会第三次非常会议(参议院众议院联席会议)1921年1月12日~4月7日在广州召开;决定改大元帅府为总统府。4月7日会议通过了《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》;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。1921年5月4日正式撤销护法军政府。
【中华民国政府】(非常大总统府)1921年5月4日广州
1921年5月5日——1922年6月16日非常大总统孙中山
1922年8月9日撤销政府。1923年3月2日成立海陆军大元帅府。代理大元帅胡汉民1925年3月——1925年7月1日。
【中华民国国民政府】中华民国“训政”时期的中央政府即最高行政机关。国民政府委员会,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;实行委员合议制。
[广州国民政府]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,1926年12月5日正式停止办公。主席汪精卫。
[武汉国民政府]1926年11月8日迁都武汉,1927年2月21日正式开始办公。不设政府主席,以汪精卫、谭延闿、孙科、徐谦、宋子文5人为政府委员会常务委员。1927年8月22日撤销。
[南京国民政府]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,1932年1月迁往河南洛阳;1932年12月迁回南京。1937年11月27日正式迁都重庆。
[重庆国民政府]1937年11月27日至1946年5月5日——[南京国民政府]1946年5月5日至1948年5月20日
[广州国民政府]1931年5月27日国民党内部胡汉民派、汪精卫派、孙科派、桂系等“反蒋派”联合在广州召开“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、监察委员会委员联席非常会议”决定另行组建国民政府;议决公布《国民政府组织大纲》11条。5月28日发表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宣言》,在广州举行成立典礼,宣布国民政府正式成立。
[北平太原国民政府]中原大战期间国民党“反蒋派”联合建立的政权。
1930年8月7日,汪精卫在北平(即今北京)主持召开了包括汪精卫改组派、‘西山会议’派和桂系、阎锡山系、冯玉祥系代表参加的“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”,决定另行组织新的国民政府。8月29日“扩大会议”委派覃振、郭泰祺等赴太原与阎锡山会商组织政府的具体问题。9月1日,“扩大会议”第五次会议通过了《国民政府组织大纲》。并推定阎锡山、冯玉祥、汪精卫、唐绍仪、李宗仁、谢持、张学良(未经本人同意)7人为北平国民政府委员,阎锡山为政府主席。后又补选石友三、刘文辉为政府委员。9月9日举行政府就职典礼,主席、委员宣布就职,并由王法勤代表“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”盟誓宣言,正式宣布北平国民政府成立。北平国民政府的成立,再次形成南北并立对峙的两个国民政府。
1930年春,各路“反蒋派”集聚山西太原,共商讨蒋,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,由阎锡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,冯玉祥、张学良、李宗仁任副总司令。4月1日,阎锡山、冯玉祥、李宗仁宣布就陆海空军总司令、副总司令职。
1930年9月18日,张学良通电支持拥护蒋介石,决定挥师入关(山海关)改旗易帜,9月23日和平接受北平。1930年9月23日 (农历八月初二),北平国民政府和“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”迁都山西太原,10月27日完成公布了《中华民国约法草案》,即所谓的“太原约法”。11月4日,阎锡山、冯玉祥等通电取消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部。至此北平国民政府正式瓦解,“中原大战”彻底结束。
【中华民国政府】(总统府)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成立。中华民国宪政时期的中央政府即最高政权机关。
1949年4月23日迁往广州;10月14日宣告广州解放。1949年10月12日迁往重庆;11月30日宣告重庆解放。1949年10月28日迁往成都;1949年12月27日宣告成都解放。1949年12月8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迁往台湾台北;宣告了在大陆统治彻底结束。1950年3月1日正式在台湾台北成立。
相关文章:
鸡爪鲜虾煲的做法,爱心早餐省时做01-23
去潮汕必吃的美食01-23
重庆小面的碱面条是怎么做的?配方告诉你01-23
美食做法——酸辣蕨根粉01-23
怎样做茄子好吃又简单?直接手撕不用炒,简单易做很家常01-23
为什么债转股(可转债转股是利好还是利空)01-22
什么是首套房二套房(二套房利率和首套房的区别有多大?)01-22
货币基金有什么(基金的种类)01-22